燕塘镇把清廉乡村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推动清廉乡村建设,积极打造玉坡村等清廉乡村示范点。
一、“积分制”为乡村治理增添新动能
在玉坡村积分超市兑换点,村民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入“我的村”页面,在添加个人相关信息后,通过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手机“随手拍”等,录入“天翼数字乡村小程序”后台,由系统的管理员认证通过后,即可获得积分。对于不会用智能手机的村民,该村还制定了家庭积分卡存折,将积分卡存折和评分细则发放到每家每户。实行积分兑换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制度,在线上打造“天翼小天使”积分管理微信小程序,在线下为每户发放一个纸质积分存折,实现线上积分、线下兑换。
走进积分超市,只见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大米、肥皂、洗洁精等物品,每件物品都“明码标价”,墙上还张贴着《燕塘镇玉坡村移风易俗积分制细则》。“移风易俗积分制内容涵盖‘孝、善、勤、俭、美’几大类,村民通过参与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活动获取积分。”负责积分系统后台管理的村委干部王淑慧说,“村里每季度会开展一次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物资活动。”极大提升了村民对乡风文明积分超市奖品活动的参与度,对每季度评出的勤劳致富户、清洁卫生户、爱国守法户、团结和睦户、文明新风户、学文重教户、乐于助人户、诚实守信户等18户(人),还进行特别奖励,尤其是在“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中,玉坡村民踊跃参与荷塘、水塘整治提升,共计自发清理重点路段杂草7.2公里,整理房前屋后卫生共260多户,分别投入挖掘、运输车参与池塘清淤,腾让土地30余亩,清理水塘3000多平方米,群众投工投劳2500余人次,乡村建设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清单制”让乡村治理激发新活力
燕塘镇大力推进乡村清单制管理,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实现基层治理提标、服务群众提质、工作落实提效、产业发展提速,破解群众文明意识薄弱、内生动力不足、参与乡村建设缺乏主动性等难题,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一是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推广运用“清单制”和“一张图”治理方式作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利于明确自治事项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分清职责和边界,防范小微权力腐败,方便群众办事,维护农民利益,规范村级管理服务事项运转流程,密切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二是明确村级工作清单。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不应由村承担工作指导清单、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减负工作事项清单,可以让村级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杜绝管理服务事项不清不楚,责任不明确,监督无章可循,更好地明确需要办理的工作,为人民服务。如今,燕塘镇7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清单制,开展了清单制上墙工作,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自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由“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推动党建引领积分制工作常态化开展,形成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进移风易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着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提升群众的幸福程度,同时将清单完成情况纳入党员积分、村民积分,推动党员积分制与乡村治理积分制融合增效。截至目前,年度内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各类实事活动40余场次。
三、“数字化”服务引领乡村治理
燕塘镇积极利用电信数字乡村云平台,充分发挥云网融合数字化能力优势,先后推出平安乡村监控、智慧大屏天翼云波积分银行等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激活乡村振兴。
一是积分超市实现“数字档案”,促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村民通过文明行为志愿服务手机随手拍,实时反馈乡村治理情况,获得积分,并在燕塘镇玉坡村积分超市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利用天翼数字乡村小程序,出示积分兑换所需用品。村委摆脱纸质手工记人工算分,直接通过平台看系统查后台打数据,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量。积分超市的数字化,不仅激发了村民的自我参与意识,也为乡村治理提质增效。二是数字化平台上线,助力乡村建设“加速跑”。在村民家中电视定制宣传界面,为村民提供教育信息、补贴政策和政府通知发布;燕塘镇数字乡镇电视大厅上有智慧党建乡村视频监控、天翼五坡乡村地图、辖区人口等信息窗口可视化,全方位全场景,展现各村农村貌具体情况。基层党建工作、乡村治理、乡村文明政策宣传等工作融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让乡村数据多跑腿,村民少跑路,提高了基层村委的办事效率。目前,全镇利用数字化平台发布各类消息300余条,为群众提供视频找回丢失物品5次,切实做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助力乡村治理取得实效。
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燕塘镇坚持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社会组织为纽带、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为补充的村级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一是抓统筹强指导,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引擎。镇党委统筹指导全镇7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联合成立钟山县雁兴劳务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经营、入股分红”形式,整合全镇优势资源,打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大引擎,有效促进“镇村企”三方联动。积极指导建立“月研究、季调度、年汇报”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平台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平台公司“三重一大”事项须向镇党委报备并进行年度述职,引导平台公司将业务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在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平台公司健康运营保驾护航。坚持提升“数智治理”,推动乡村治理全融合。每月采用微信群“云直播”的方式,公布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去向,对群众关注的重点事项、关键环节、难点疑点问题,及时在微信群做好解释回复,实现“村务要清、财务要清,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打通村务监督“最后一公里”,提高群众对村“两委”工作的支持度、满意度。二是抓党建强引领,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按照“六有”建设标准,指导成立平台公司党支部,确保平台公司与镇党委同向发力。采取“支部引领+党员领办+乡贤领衔”方式,让平台公司积极参与到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累计拆除危旧房51517平方米,清理河道沟渠22849米,清理建筑垃圾、池塘河道淤泥等12335吨。创新推行“党支部+平台公司+撂荒地整治+土地流转”模式,累计整治撂荒地1342亩,流转土地3500多亩,发展种植优质稻、香芋、六月莲、烤烟等一批特色产业近20000亩,打造“佳藕天成”“点谷成金”等特色产业基地,辐射带动近1000名群众增收致富。三是抓项目强服务,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依托平台公司,扎实推进燕塘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一期)项目180亩土地后期管护并按期入库验收。积极推进明家旱改水、公婆山“钟山有理”农文旅项目建设,预计每年联农带农效益收入超160万元。积极盘活张屋村、燕塘村、聚义村集体闲置土地资源,成功引进高新科技电子厂、鸿益工艺品加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仅张屋村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以上。此外,采取“平台公司+绿色矿山建设”有力举措,累计完成矿山治理复垦复绿近400亩,通过动员成立矿山运输服务队,带动村内60户群众就业创业,形成了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速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