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其智,男,1975年7月出生,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公安镇团委编外副书记,公安镇廖屋村村委委员、治保主任,现是公安镇廖屋村委会副主任。这些年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廖其智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和实践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结合自己在本村的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凸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党员和群众中威信较高。由于成绩突出,该同志先后获得“贺州市劳动模范”“贺州市农村致富带头人”“自治区种粮售粮大户”“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自治区劳动模范”“贺州市优秀中国共产党员”“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一个个醒目的头衔,显示了他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先锋作用。
黑土地上的“淘金者”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廖其智事事带头,处处争先,认真做好各项村级事务,方便群众不断引领廖屋村向前发展。10年前,廖其智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排档小厨师,如今却成为拥有多元化特色种植园的致富带头人,分别建立起粉蹄、高粱、甜玉米、金银花、野生辣椒、高产花生、双季莲藕、超级水稻和杉树苗圃等种植基地,基地范围遍及公安镇、燕塘镇、红花镇、同古镇以及回龙镇等区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特色种植能手。
“谁说种田只能填饱肚子?现在是信息致富年代,我要用事实来证明,黑土地里有黄金,种田种地也大有奔头。”廖其智说。
2007年,由于受打工潮的影响,许多农户的田地大都贱价出租,有的甚至荒芜了。廖其智发现,如果通过土地流转采取承包、互换、入股等方式开辟连片特色农业种植园将隐藏着无限的商机。于是,他甩掉厨师帽,先后到桂林、富川、平乐等地实地考察,并联系到一个桂林的老板前来投资,在县内开辟了占地240亩的“优质稻-粉蹄-蔬菜”多元化种植基地。3年下来,他从土地里淘到了第一桶金,赚了50多万元。
廖其智黑土地上“淘宝”的消息不胫而走,连远在深圳、广东打工的当地小青年也纷纷返乡谋划加入种植业。2012年,看到时机成熟,他先后成立了公安镇玉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公安镇永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里建立党支部,实行合作社产、供、销一条龙订单销售的生产模式,让入社群众尝到了抱团致富的甜头。2016年,廖其智基地种植面积再次扩大,开始在本镇以及邻近乡镇的村里发动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免费给他们提供技术保障和物资支持,带领他们共同创业。当时加入粉蹄种植的大户共有38家,新增种植面积730亩。他又发动贫困种植户分别在本镇里太、江塘、黄凤、江台、锡富屯以及同古镇、红花镇等地建立了集烤烟、优质稻、粉蹄、甜玉米、蔬菜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种植基地。公安镇里太屯困难户陈徽章在他的带动下当年种植20亩粉蹄,纯收入达4万元,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2017年加入廖其智合作社的11户贫困户发展种植黑木耳22亩,为每户贫困户增收8000元;带动6户贫困户发展禾花鱼养殖30亩,为每户贫困户增加年收入5000元。
勤廉助人的“领头雁”
致富后的廖其智没有忘记入党时的承诺。二十出头的公安镇黄凤村黄吉配、黄吉合两兄弟,因父母有疾病在身,家境十分贫困。廖其智知道后,有心帮老实巴交的兄弟俩一把,于是请他们帮开拖拉机,每天支付300元的工资。
黄家兄弟打了一年的工,攒了点钱,廖其智劝两人去承包土地单干,种粉马蹄和水稻。廖其智不仅帮他们租了20亩土地,垫付每年8000元的租金,还亲自指导他们种植。当年,兄弟俩净赚了5万元。
2014年开春,黄家兄弟合计着买一台耕种拖拉机,但手头上只剩下2万元,买一台拖拉机至少需要6万元,钱不够。廖其智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借给他们4万元。
“多亏了廖哥,那一年我们赚了20万元。”黄吉合说起廖其智,总是充满了感激。现在兄弟俩自己当老板,盖起了两栋小洋楼,买了两台收割机、两部大型拖拉机、两辆货车。今年,他们承包了250多亩土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和烤烟种植大户。
值得一提的是,黄家兄弟为了感谢廖其智的鼎力帮助,曾好几次登门准备送礼道谢,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口头约定”亦是庄严承诺的“傻二憨”
2014年2月,廖其智种了40亩芥菜,公安镇玉马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2个农户跟着他种植了80亩。廖其智与农户们口头约定收成后一起外销。
到了9月份,120亩芥菜丰收,却愁坏了廖其智。当时每斤芥菜的成本是0.28元,此前他与农户约定的收购价是0.4元,但市场饱和,每斤0.1元也无人问津。
“廖老板,还收吗?”一个农户小心翼翼地问他。
“收!按原定价!”廖其智一咬牙答应下来。他明白,大伙是信任自己才跟着种,有些家庭还眼巴巴盼着这次收成改变窘境。
花8万多元钱收购的20多万斤芥菜,在廖其智的家门口堆得跟小山似的。
廖其智到处找销路,陆续以极低的价格售出了不到一半的芥菜。剩下的10多万斤,他请工人腌制了4万斤,结果还是销售不出去。
最后,剩下的芥菜被迫全部丢到田里作绿肥。为了这次口头的承诺,他前后亏了12万元。
“你是不是傻二憨?我们家的钱也不是树上的叶子,一摘就有!”妻子埋怨道。
“我是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就要给大家能致富的‘信心’,我亏得起,乡亲们亏不起,即使自己倒贴,也不能让他们吃亏!”廖其智说,自己不后悔。
这件事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传十,十传百。廖其智的好信誉为他迎来了好机遇,即使没有生意往来的老板,也愿意给他介绍客源,他的特色种植越做越大。
扶贫帮困的“急先锋”
“廖哥心肠好、人可靠,种田种出大名堂。我承包了15亩地种植烤烟,他免费给我提供烤烟苗,教我种植技术,帮我出了一部分的土地租金。”今年30多岁的贫困户廖先存说,自己有3个孩子,妻子患病,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却没法外出打工,廖其智的帮助给了他莫大的脱贫信心。
像廖先存一样的帮扶对象,廖其智今年主动揽下了10户。“我自己种的水稻全部让他们管理,有3户有望今年脱贫。”当有人夸奖他时,他总是报以腼腆的微笑。
除了积极帮扶贫困户外,廖其智牵头联合公安镇的双元、廖屋、荷塘三个村委,注册了十里画廊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已经投入了1000多万元。
“等我们的公司步入正轨,乡亲们就可以通过土地、资金和劳力的方式入股,真正成为‘股份农民’,每年都可以分红。”廖其智说。
廖其智就是这么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村基层干部,一个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他正以“带富群众是我的责任”的使命担当,彰显着一名基层党员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