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岸青,男,瑶族,198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钟山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二级法官,于2020年4月被派驻钟山县凤翔镇舞龙村委任第一书记。一直以来,林岸青同志自觉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以清正廉洁的风范、公道正派的作风,默默地诠释着对党的忠诚。2012—2020年度,林岸青连续九年年度考核优秀,并获“全区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法院系统个人嘉奖”等称号。
疫情期间践初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勤学习、善学习,不断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各项能力。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彰显共产党员先锋本色。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林岸青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参与战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期间,林岸青居住的小区为无物业管理小区,为把小区的防疫工作做好,当选了业主委员会委员和临时党支部纪律委员的他主动请缨,执勤执岗,做到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为做好小区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尽心尽责,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开拓创新创佳绩
林岸青曾任钟山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审判管理是一项集综合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工作,既要熟悉法院业务知识,又要掌握多项技能,并要做好与业务庭的沟通与合作。林岸青积极探索审判管理新模式,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钟山法院多项审判质效指标在全市排名前列。
2018年,最高法在全国开展“智慧法院”建设,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是其中的一项重要部署,对于进一步提升人民法院审判执行信息化水平,深化司法公开力度,提高办案效率,破解“案多人少”和“调卷难”等难题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项工作当时在法院还属于一项新事务,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林岸青贯彻落实党组要求,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积极与上级法院及软件公司沟通联系,真正做到早谋划、早部署,助力钟山法院在全市率先完成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推进工作,并在全市法院系统做先进经验介绍,该项工作还获得了市政法委书记批示肯定。
脱贫攻坚勇担当
2020年4月,林岸青暂时告别钟山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肩负组织和领导的重托,沿着扶贫人的足迹,投身到钟山县凤翔镇第二大贫困村——舞龙村。自此,林岸青便积极履行第一书记的职责,竭心尽力开展工作,用身体力行落实仪式上许下的承诺。
从一名法官“变身”驻村第一书记,为了更好更快熟悉村情民情,林岸青开始了以村为家的驻村生活。走东家、串西家对村情民意进行摸底,深夜收集整理档案材料是常态。很快,他不仅和村两委班子搭建起了工作默契,还熟悉了村情,找到了工作思路。
舞龙村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1500亩种植砂糖桔,是贺州最大的砂糖桔种植基地和交易中心。砂糖桔是舞龙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促进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林岸青通过大力宣传特色产业奖补政策,完善产业链,邀请水果种植专家前来实地授课,鼓励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取得很好的反响。在林岸青与村干部的努力下,舞龙村的产业风生水起,基础建设日渐完善,村民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为加快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钟山县开设了公益性、临时性扶贫岗位。乘着政策的“东风”,林岸青积极为未脱贫户申请公益性扶贫岗位。
冼培扣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因妻子出走,只留下3个学龄前的孩子给自己照顾,家庭经济困难,直至2020年还未脱贫。考虑到这种情况,林岸青与村干部积极申请,为冼培扣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我现在每月有800元的岗位补贴,再加上自己种植的几亩砂糖橘,足以解决经济来源少的问题。真的很感谢政府和第一书记给我争取到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脱贫后的冼培扣喜笑颜开地说道。
村民幸福、道路平坦、房屋坚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0年底,舞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40户1692人全部脱贫,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开启了走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这其中离不开林岸青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担当。
定纷止争促和谐
“林书记,我们家的果树被黄某周烧死了,你快过来帮评评理!”2020年8月3日凤翔镇舞龙村村民冼某耕和冼某勤来到舞龙村委对该院驻村第一书记林岸青说道。林岸青立即放下手上的活,安抚村民,随后与村干等赶往现场,深入了解情况后着手进行调解。
“林书记,他把我给打伤了,你看看我的脸和嘴全都是血,这事情我跟他没完……”一位村民说道。“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骂那么难听的话,还准备拿凳子打我,我能不还手吗……”另一位村民接着说。2021年1月5日晚7时许,舞龙村委吵吵嚷嚷走进来两个七十岁左右的村民,双方情绪激动。看着还在争吵的双方,林岸青轻车熟路地将双方带到会议室坐下,让他们冷静后把事情说清楚再从中调解。最后,双方在后续治疗费上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
“我在自家旱地修建坟基,有何不妥?无缘无故推平就是不对。”冼某茂气呼呼地说道。“我家祖坟修建在先,新建的坟基离拜台这么近,影响了我族的风水,必须要恢复原状。”冼某兴反驳道。2021年1月上旬,舞龙村民冼某茂因在冼某兴祖坟前修建了两处坟基引发纷争。考虑到村民对坟墓比较重视,此类纠纷如果处置不当,有可能会升级为群体性事件。林岸青立即联合驻村队员、司法所和村“两委”干部组成调解小组火速赶往现场调处,最终达成一方今后不在另一方祖坟前修建坟基的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每当遇到村民之间发生的纠纷情况,林岸青都会沉下气、静下心、俯下身,利用法官的专业优势,为村民讲述法律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原则、双方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邻里和睦的重要性,闹心事一件件得到落实,一桩桩被解决。驻村以来,林岸青与村委干部共成功化解纠纷近40起,促进乡村和谐稳定发展。
林岸青还将化解矛盾端口前移,一旦获悉村民有返贫风险或有法律疑惑则立即行动起来。2020年7月17日,舞龙村委龙头村的贫困户黄某述因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去世,膝下的一儿三女(大女儿读初二,小女儿未满两岁)失去了父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全家失去了唯一的劳动力,生活没有了着落。林岸青了解到情况后,立即联系镇民政办,尽快落实了低保及临时救助,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为防止黄某述家属在对交通事故讨要说法时采取过激行为,林岸青利用专业优势耐心地对其家属开展相关的法律解答,并引导其一步步完成后续工作,最后,该事件妥善解决,未涉诉涉访。
清正廉洁守底线
作为一名党员、员额法官、第一书记,林岸青同志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操守,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份清白、一份清醒,从思想和行动上牢牢筑立起防腐拒变的长堤。
2020年5月28日,舞龙村委接到群众举报,正在施工的产业路使用的沙子含有大量泥土。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林岸青同志立即联合村委干部前往调查核实。经核查,该路段使用沙子确实含泥量超标,林岸青同志与村委干部要求施工方进行停工并整改,由于更换泥沙成本较高,施工方想请吃说情,林岸青严肃拒绝,并严格按照规章办事,督促施工方完成整改,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审判工作中,林岸青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办案,依法办事,严格遵守“五个严禁”“三个规定”, 面对亲朋好友询问案情的情况一口回绝,坚持廉洁自律的行为和形象,严守审判纪律,坚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无违法违纪行为,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家人、同事和影响群众。
从法官变成“第一书记”,从法庭下沉到田间。一年来,林岸青用双脚认识一座村庄,用责任挑起一座村庄,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战胜贫困,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