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廖屋村,有位农村党员叫廖其智,十年的村干生涯,都在致力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通过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从项目、技术、资金、零风险销售等方面帮助当地群众发展订单化特色农业种植,引领群众创业致富。先后帮扶100多户贫困户500多名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先后获得“贺州市农村致富带头人”“自治区种粮售粮大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并登上2020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榜单。
他是黑土地上的“淘金者”
“谁说种田只能填饱肚子?现在是信息致富年代,我要用事实来证明,黑土地里有黄金,种田种地也大有奔头。”廖其智说。
为此,他甩掉厨师帽,先后到桂林、富川、平乐等地实地考察,并联系到一个桂林的老板前来投资,先后开辟了三个占地240亩的“优质稻—粉蹄—蔬菜”多元化种植基地。3年下来,净赚50多万元。
廖其智黑土地上“淘宝”的消息不胫而走,连远在深圳、广东打工的当地小青年也纷纷返乡谋划加入种植业。2010年3月,廖其智的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778亩。看到时机成熟,他成立了公安镇玉马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和物资。当年,3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新增730亩种植基地采用的“优质稻—粉蹄—蔬菜”“烤烟—粉蹄—蔬菜”轮种模式立竿见影。公安镇里太屯困难户陈徽章当年种植20亩粉蹄,纯收入达4万元,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合作社还评选上了扶贫车间,提供多渠道就业岗位,近三年来带动120多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近几年,“反季节”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代名词,许多农民依靠种植反季节蔬菜挣了钱、致了富。头脑灵活的廖其智也不例外,他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庞大的信息网络,搜寻致富信息。
2011年2月,廖其智从湖北引进双季莲藕种苗,在公安镇开辟了150亩的种植示范基地。同年7月,首批春藕大获丰收,亩产量超2500公斤,亩产值逾万元。种植成功后,他带动37户农户加入合作社,种植双季莲藕400亩。也在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申请书上的庄严承诺,烙在他的心里,也烙在他的言行上。
2012年,廖其智建立起1120亩多元化特色种植园,种植范围遍及钟山县四个乡镇。那一年,他被群众推选为廖屋村村委委员兼村治保主任。
2013年,廖其智与来自台湾现代农业园的虞总签订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百亩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合同,在公安镇推广种植5000亩,所产大米全部订单销往台湾、深圳等地。
“瞄准市场行情,选对优质产品,找准合作伙伴,疏通销售渠道,有时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最不起眼的农产品也能挣大钱。”廖其智道出了他的赚钱秘诀。
在当地,葫芦瓜一种最不起眼的蔬菜,而廖其智却能从葫芦里掏出金银宝。2013年3月,他在家乡开辟了一个20亩的葫芦瓜种植基地,到了上市季节,硬是一个不卖,村民们疑感不解。直到葫芦瓜熟透了,他才叫人摘。原来,他并不把葫芦瓜当蔬菜卖,而是销售种子和瓜壳,亩产值2700多元,仅此一项收入就有5万多元。
2017年廖其智带动11户贫困户发展种植黑木耳产业22田,为每户贫困户增收8000元;带动6户贫困户发展30亩禾花鱼养殖基地,为每户贫困户一年增收5000元。
他是勤廉助人的“领头雁”
致富后的廖其智没有忘记入党时的承诺。二十出头的公安镇黄凤村黄吉配、黄吉合两兄弟,因父母有疾病在身,家境十分贫困。廖其智知道后,有心帮老实巴交的兄弟俩一把,于是请他们帮开拖拉机,每天支付300元的工资。
黄家兄弟打了一年的工,攒了点钱,廖其智劝两人去承包土地单干,种粉马蹄和水稻。廖其智不仅帮他们租了20亩土地,每年垫付8000元的租金,还亲自指导他们种植。当年,兄弟俩净赚了5万元。
2014年开春,黄家兄弟合计着买一台耕种拖拉机,但手头上只剩下2万元,买一台拖拉机至少需要6万元,钱不够。廖其智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借给他们4万元。
“多亏了廖哥,那一年我们赚了20万元。”黄吉合说起廖其智,总是充满了感激。现在兄弟俩自己当老板,盖起了两栋小洋楼,买了两台收割机、两部大型拖拉机、两辆货车。今年,他们承包了250多亩土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
值得一提的是,黄家兄弟为了感谢廖其智的鼎力帮助,曾好几次登门准备送礼道谢,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他是敢于吃亏的“傻二憨”
2014年2月,廖其智种了40亩芥菜,公安镇玉马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2个农户跟着他种植了80亩。廖其智与农户们口头约定收成后一起外销。
到了9月份,120亩芥菜丰收,却愁坏了廖其智。当时每斤芥菜的成本是0.28 元,此前他与农户约定的收购价是0.4元,但市场饱和,每斤0.1元也无人问津。
“廖老板,还收吗?”一个农户小心翼翼地问他。
“收!按原定价!”廖其智一咬牙答应下来。他明白,大伙是信任自己才跟着种,有些家庭还眼巴巴盼着这次收成改变窘境。花8万多元钱收购的20多万斤芥菜,在廖其智的家门口堆得跟小山似的。他到处找销路,陆续以极低的价格售出了不到一半的芥菜。剩下的10多万斤,他请工人腌制了4万斤,结果还是销售不出去。最后,剩下的芥菜被迫全部丢到田里作绿肥。为了这次口头的承诺,他前后亏了12万元。
“你是不是傻二憨?我们家的钱也不是树上的叶子,一摘就有!”妻子埋怨道。
“我是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就要给大家能致富的信心,我亏得起,乡亲们亏不起,即使自已倒贴,也不能让他们吃亏!”廖其智说,自己不后悔。
这件事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传十,十传百。廖其智的好信誉为他迎来了好机遇,即使没有生意往来的老板,也愿意给他介绍客源,他的特色种植越做越大。
他还是扶贫帮困的“急先锋”
“廖哥心肠好、人可靠,种田种出大名堂。2017 年我承包了15亩地种植烤烟,他免费给我提供烤烟苗,教我种植技术,帮我出了一部分的土地租金。”今年30多岁的贫困户廖先存说,自己有3个孩子,妻子患病,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却没法外出打工,廖其智的帮助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不仅解决了收入问题,还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为能够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摘帽,2018年,廖其智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集餐饮住宿、农业采摘、农民技能培训等于一体的钟山县永丰农庄。农庄自运营以来,每年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近20期,涉及种养殖、餐饮服务、创业就业、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每年参训农民达1500人次。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餐饮服务技能,现在我在永丰农庄负责食材采购、厨师、接待客人等工作,每月工资有5000多元。”公安镇梁屋村委螺田自然村返乡农民工杨声汉说。
“今后我还要不断拓宽农旅融合产业基地,帮助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早日步入小康生活。”廖其智说。
他是廉洁自律的好榜样
廖其智于2012年当选为村干部,任村干这几年,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亲戚朋友主动争取过福利。比如一些优惠政策因为名额有限,他作为村干部,不是先预留出自己亲人名额,而是在自己亲人与其他村民有相同机会获得福利的情况下,坚持将优惠政策让其他人先享受,他则通过自己出资出力出物帮助其家人朋友摆脱困境。
有一次,村里种植贡柑、水稻等产业有化肥补助,因为申请的农户较多,导致上级给的补助不够分,得到消息后,亲戚朋友就想着这个化肥补助无论够不够分,自己肯定能得到自己那份。可没想到在申请的113户农户中,有8户是没办法获得补助的,这8户中有5户是廖其智的亲戚朋友,有3户是果场老板。后来,廖其智选择自己掏钱给这些亲戚朋友解决了困难。
2021年春季正值村委换届时,廖其智的一个远方亲戚找到他,想借助他已是村支书的职务和亲戚身份把自己推选为村委干部,这个亲戚多次找到他,明里暗里的表述出只要自己当选,愿意给他一定的数额送礼作为回报。廖其智不为所动,反而严厉地批评起来:“不要搞这些歪门邪道,要是真有当村干的本事和担当,村民自然把你选出来!”
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他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