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文化

向最“美”“干”部看齐

作者:潘成荣 编辑: 审核: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发布时间:2016-03-17 19:16:06 浏览次数: 4452次 【字体:A+A-

  在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花果山的最高峰,矗立着一个9.9米高的“干”字,象征着久干、干久的信念。站在“干”字碑下,人们自认而然会想起一个人——毛丰美,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干”字精神的提出者和忠诚实践者。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毛丰美之所以虽死犹生,就是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东西。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党委书记,毛丰美靠着“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干”字精神,带领大梨树村的党员群众治理荒山秃岭、调整产业结构、经商创办企业、开发乡村旅游,硬是把一个既无资源也无区位优势的穷山村建成了“中国最美乡村”,他的事迹值得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

  要学习他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毛丰美是“对党忠诚,心中有党”的忠实践行者,他坚信“党的政策里就有好日子”,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做到真学、真信、真用,把党和政府强农惠民的好政策变成了强村富民的具体实践,为大梨树村的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毛丰美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的精神,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并将之不折不扣的执行到位,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要学习他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一个“干”字贯穿了毛丰美的一生,从一开始弯下腰与群众一起上山开荒、流大汗的苦干,到注重规律、讲究实效精准解读国家政策的实干,再到讲科学、闯市场、发展本地特色的巧干,无一不体现了“干”字的奥妙,他用实际行动把“干”字打造成为大梨树人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他带领大梨树村党员群众发扬“干”字精神,让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干部工资靠社员。”的贫困村变成资产超4亿元,每年过往资金近亿元的“中国最美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毛丰美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
  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说话”“毛书记是为老百姓累死的”这些与毛丰美息息相关的话语无一不体现了他的为民情怀。毛丰美的心中始终装着群众,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先后三次放弃组织上提拔重用机会,心甘情愿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在任全国人大代表的21年里,他先后提出建议、议案200多件,件件关注“三农”,事事为了民生。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毛丰美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增福祉,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